-
19
2024/11
我国水环境监测发展挑战与智慧化趋势展望
当前,我国对水环境的保护由单纯的水体化学污染指标控制逐步转变为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的统筹治理。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水环境监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水资源质量的变化,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其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水污染事件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水环境监测行业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需求。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环境监测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
-
05
2020/03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
-
03
2020/03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维护地球所有生命
“今天是联合国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全球的主题是“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英文原文:Sustainingalllifeonearth),我国的主题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2013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第68届会议通过决议,宣布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以赞美世界野生动植物作为地球自然系统组成部分的不可替代性,并提高人类对世界野生动植物的认识。视频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01世界野生动植物日2020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主题是“维护地球所有生命”,这包括所有作为生物多样性组...
-
22
2019/08
人民日报:修复水环境不仅是改善水质(议政建言)
修复水生态仅仅改善水质指标是不够的,还需要重建生物群落。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驱使物质循环,形成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水体才具有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自然景观。水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污染物排放是我国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生态灾变的主要根源。当前,削减面源污染、截除点源污染,以及清淤、拆围等措施成为水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我们还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制定了河湖长制的责任目标。这些措施和制度有效遏制了水环境的恶化,但同时也存在成效不稳定、易反复,重水质轻...
-
18
2017/10
2017第二届中国——丹麦城乡水系统生态修复与海绵城市建设国际论坛在成都举行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河湖的安全、经济、生态、景观等功能平衡,契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国际水生态安全中国委员会、浙江省生态经济促进会、丹麦驻中国大使馆等单位主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丹麦城乡水系统生态修复与海绵城市建设国际论坛”,2017年10月12日至10月14日在成都举行。研讨会围绕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建设、制度、热点焦点问题及前沿科技研究和成果等,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本次论坛共计200余人出席。工程院侯立安院士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
-
06
2017/06
习近平在这里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简介】一位留守村庄的德清阿婆,如何成为会用英语招揽游客的民宿主人?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落怎样成了外国人争相涌来的国际村?还是那座山,还是那片林,还是那条播撒着竹叶光斑的羊肠小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发人深省的理念,改变了阿婆和更多人的命运,不一样的故事就在这里悄然发生了......浙北大地发生了凤凰涅槃式的蜕变。一条涵盖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中国生态文明之路就这样呈现在世人面前。敬请观看微视频《习近平在这里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自腾讯新闻...
-
07
2017/05
《关于加强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新水平衡点评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眉山即是行动力是非常强的,也是全面铺开最稳妥的。快于其它地区,大胆探索勇于尝试,东坡湿地公园、西湖水生态治理就是范例;慢,不急功不敷衍不跟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步铺开,《关于加强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即是明证。相信眉山市的水环境会因为千湖之城而立,更会因《决定》而就。预祝政通人和的眉山——天蓝水绿、山青水秀、风生水起!新闻链接:http://www.mshw.net/2017/gonggao_0506/92466.html(转自眉山网)...
-
15
2017/02
河长制实施细则落地 黑臭水体治理迎机遇
近日,陕西、湖南、北京、四川、湖北、河北等多省市出台推行“河湖长制”的实施意见。这是对去年国家层面出台的“河长制”意见的落实。业内人士认为,顶层设计执行力强,全国流域治理将迎来机遇,其中黑臭水体治理机会值得重点关注。实施细则落地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此后,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督导检查制度,将在2017年和2018年进行四次督导检查。所谓“河长制”即是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统筹负责辖区内河湖的污染治理,落实属地责任,实施源头治理。“河长制”优势在于...
-
21
2016/12
住建部:生态修复3000亿元市场开启 大力推广PPP模式
住建部:生态修复3000亿元市场开启大力推广PPP模式住建部日前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推进一批示范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意见》同时指出,“城市双修”要和PPP模式紧密结合,加大资金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要积极支持各地开展“双修”。各地要鼓励把“城市双修”的项目打包,整合使用各类转移资金。力争在每年年度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双修”项目,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政府与社会资...
-
09
2016/12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 我国将加大水污染处罚力度
水环境质量关系千家万户。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自1984年审议通过后,先后于1996年和2008年进行了两次修改,在标准规划、监督管理、工业和城镇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制度措施,深化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近年来,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力度不断加大。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尤其是2015年“水十条”发布以来,我国的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
31
2016/10
2017年底前 消除51处“黑臭河”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按照住建部和环保部颁布的判定标准,目前,成都市建成区(包括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所辖区域、成都五城区所辖行政区域,及龙泉驿、新都、温江、双流、郫县位于绕城高速内的部分区域)黑臭水体共51处,总长度140.7公里。目前,相关区县已明确治理工作责任人,确保2017年底前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51处黑臭水体涉及9区县经过前期细致的调查,日前,成都市水务局公布《成都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信息》,共涉及9个行政区域的51条河段。成都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其中武侯区14条、...
-
07
2016/11
黑臭水体治理:时间过半 进度如何?
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发布,其中重点工作之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引发业内聚焦。随后2015年8月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明确了城市黑臭水体的排查与识别、整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整治效果的评估与考核、长效机制的建立与政策保障等内容。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国黑臭水体治理进展如何?地方政府如何选择技术路线,企业如何参与治理?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目标进展各地取得阶段性成果,也有困难大部分地区的目标为2016年年底前,完成目标的40%,明后两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
28
2016/11
专家解读:四川版本的“水十条”
近日,来自四川省环保厅和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参与起草、编制的专家们,对《方案》进行了解读。四川省环保厅副巡视员张金汉介绍了《方案》从起草到发布的整体情况,并对其做了解读;专家们还就媒体提问进行了现场解答。通过专家们的解疑答惑,四川新闻网记者发现,“水十条”四川版本要挑战的,是从直接感受延展到科学数据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黑臭水河、塘等,还有肉眼看不见的总磷污染……感官上看得见的黑臭水,2030年前要消除“水十条”落地四川,就是让大家能直观感受到环境质量改善。人们普遍关注的黑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