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NEWS
浅水硬质底型水生态系统修复实践—以高新区孵化园人工湖为例


浅水硬底型水生态系统修复实践




  以高新区孵化园人工湖为例 




水作为公园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水质保障和生态景观提升是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任务。

根据水底类型,城市景观水体又可分为硬底水体和软底水体,其中硬底水体可进一步分为深水和浅水水体。浅水硬底水体多为景观观赏和生态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人工水体工程,普遍做法是用混凝土、预制块、浆砌石等硬质材料修筑护底。

PART 01

微信图片_20230329141935.png

微信图片_20230329141935.png

浅水硬底型水生态系统

从生态角度考虑,浅水硬底水体隔绝了水域与陆域生态系统联系,致使河、湖生态形成封闭系统,存在景观性差、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爆发等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利于河流生态系统对水体自净能力的发挥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今天小编就以高新区孵化园人工湖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修复浅水硬质底型水生态系统。



1.jpg
2.png



PART 02
微信图片_20230329141935.png
微信图片_20230329141935.png

高新区孵化园人工湖

项目位于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480号孵化园内。项目水面面积约15000㎡,硬质底,硬质驳岸,水深0.3-0.5m,蓄水量约6000m³。实施前,该项目多年来主要靠投药来保持水质,水体无水生态系统,透明度低,水体呈黄绿色。夏季,水体中营养盐过剩、藻类呈爆发状态。每当雨季,大量的地表雨水汇入湖区,地表雨水携带地表污物(包括泥砂、悬浮物等无机质),对湖区造成持续性的污染,严重影响水体景观,为公园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2019年实施高新区孵化园人工湖水环境提升工程,结合湖区特点及现状,以原位水生态系统平衡构建技术为主,建立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环境自净化能力,实现水质可持续。

该项目通过前期污染源排查、有害生物(丝状藻)防治、污染负荷分析,最后进行底部消毒杀菌和有益微生物群落构建,为水生态修复奠定了基础。其水生态修复技术主要采用构建水生植物系统、投放功能性鱼类、投放大型底栖动物、构建微生物群落、建立水质监测机制、运维管理等措施,各分项详细内容如下:


#构建水生植物系统#

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是原位水生态系统平衡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受环境条件限制,硬质底且水深不足0.5m,沉水植物栽植十分困难,为此针对不同的植物采取不同的构建方式。本项目中选用盆栽或穴盘种植苦草(驯化)、网兜法种植伊乐藻(驯化)和轮叶黑藻(驯化),种植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三分之一。


3.png


挺水、浮叶植物

本项目定植挺水植物,匹配净化能力强、景观效果佳、持续时间长的挺水植物(旱伞草、水生鸢尾、睡莲)。(定植的优势在于其漂浮于水面,不受水环境条件的制约,在水面任何区域均可布置,且能够随意造型,在湖面适合的区域布置,能够起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4.png


5.jpg

#

投放功能性鱼类#


投放具有滤食功能的鲢鱼和鳙鱼,控制水体藻类的爆发;投放肉食性鱼类,如鲈鱼和鳜鱼,用于控制湖区野杂鱼种群数量;同时大量浮游动物加强控制水中藻类种群的滋生。

           鳙鱼
6.png



7.jpg           鳜鱼 

#投放大型底栖动物#

投放滤食性的蚌类、刮食性的螺类。蚌类对水体起到好的的过滤作用;螺类释放一些起到絮凝作用的物质,可以吸附悬浮物颗粒,降低水中氮磷营养盐

8.png
9.jpg


#构建微生物群落#

依据功能性微生物趋向性习性,在可控流态条件下,通过以微生物为主体的生物体系进行物质、能量的传递、转化和交换并保持一个良性的动态平衡关系,创建生态屏障,增强受污染水体自净能力,重现水域生态功能。



#

建立水质监测机制#


设置固定采样地点对水体水质状况实时监测,及时收集水质和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护措施。



10.jpg
11.jpg

#运维管理#

运维期间定期对水生植物进行管控(补种、收割、抽稀、种群优化)、对鱼类进行调控(放小捕大)、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青苔、野杂鱼、螟虫),及时转移富余营养盐,使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水体得以持续净化,水质清澈见底,无藻类爆发、无异味,水质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Ⅲ类(GB3838-2002)。


12.png


13.jpg


效果展示

14.png


15.jpg


16.jpg





028-65787622

028-65787622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大道666号奥克斯广场C座2709